政策红利加持 海南帆船产业迎“黄金时代”
海阔帆舞,天高风暖。中国帆船人一年一度的盛事——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如约而至,33支赛队在海南扬帆竞逐,让市民、游客感受到海南水上运动的魅力。如今,“为一场赛事,赴一座城”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旅游消费的新常态,海帆赛的举办成为拉动城市旅游消费的新载体。
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,海南具有开展海上运动、发展海洋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。2010年,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角,海帆赛应运而生。作为国务院《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打造的国际性体育赛事,海帆赛肩负着推动帆船运动发展、丰富海南旅游度假产品以及推广海南美好形象三大历史使命。海帆赛自创办以来,不仅打造了多项行业第一,在品牌化、市场化发展提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整合营销,实现了多方共赢赛事资源的良好局面
2020年,是不平凡的一年。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、《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(2020-2025)》等重磅利好政策相继出台,对各地发展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。海南帆船产业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。
按照海南省委、省政府的决策部署,围绕“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”的任务目标和发展定位,海南围绕“空间规划、产品规划、产业规划”,明确建设施、创模式、引赛事、引智力、抓品牌等10项近期重点工作,构建以“四大主导产品、八大特色产品”为主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,努力实现体育旅游的跨越发展。
在北京九度空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院海南分院总规划师陈卡雷看来,体育赛事对旅游产业拉动能量巨大。以2018年世界杯为例,赛事期间吸引了10万名中国游客赴俄旅游。“重量级赛事不仅能带来高关注度,提升城市软硬件服务,也能带来可观的区域消费增长量。”他说,随着越来越多的帆船赛事举办,帆船产业上下游相关项目也将随之落地,与此同时,将吸引越来越来多市民游客参与其中,拉动帆船相关产业的旅游消费,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。
海帆赛作为海南三大赛之一,产业带动作用不言而喻。据上海体育学院专业团队评估,每届海帆赛为期十天的日程中,可为海南贡献直接经济效益3500多万元、社会效益超过1亿元。良好的赛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了赛事产业的作用。
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元年,自贸港的零关税、低税率、简税制以及免签等自由便利政策激活了一池春水,也为海南帆船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“零关税”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。该政策中提到,对企业自用的生产设备实施“零关税”负面清单管理;对岛内用于交通运输、旅游业的船舶、航空器、游艇等交通工具,实行“零关税”的正面清单管理。对于岛内用于生产自用或者是开展“两头在外”模式的出口加工所消耗的原辅料,实施“零关税”正面清单管理。据粗略估算,进口游艇税收的成本约能降低38%,原本1000万元进口一条游艇,需要交税380万元,但是如果在海南购买则可省下380万元。
业内人士分析,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加持下,全岛各地将加快海南帆船、游艇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,吸引大批优质的船只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落户海南,培养一批专业的帆船产业相关人才,开发更多船艇旅游产品,更多大型帆船赛事将落户海南,促进海南整个帆船产业繁荣发展强有力发展,助推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。
此外,海南省政府已经编制完成《海南省游艇码头总体规划》和《海南省游艇产业发展规划》,计划以高起点切入游艇、帆船等航海文化的创意产业,促进游艇、帆船赛事、节庆的发展。力争到2020年、2030年,实现吸引帆船、游艇消费数达到7700艘和2.35万艘,年均增长率保持10%—15%。同时,还将设立海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,大力推动海南体育产业快速、健康发展,确保海南体育产业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。
“当前,海南水上运动在‘自贸港’背景与‘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’的两大战略契机下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。”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徐翔鸿表示,在政府主导下,将充分释放社会、市场活力,通过国际化、特色化、市场化、产业化的方式,引入国际国内资本,逐步在全岛打造“同城一体、多规合一、一核多点、一城一品、一馆多场、体教融合、体医结合、配套完善、错位发展”的体育业态,海南将逐步在全岛形成“打体育、看体育、玩体育、评体育、研体育、产体育”的体育氛围。
如今,帆船这项体育运动正散发出其巨大的魅力。海南还将充分发挥海洋大省的资源优势,以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帆船赛会活动为引领,带动海上休闲运动产业的发展,积极拉动帆船产业经济。
- 上一条长航第三日 顺利通过木兰头2020-12-02
- 下一条海帆赛中的女将们2020-12-02